辛弃疾简介和他的诗词著作大全

最后更新 : 2025-07-04 05:33:39

「宋朝」 。辛弃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─1207)初幼安,疾简介和号稼轩,词著济南历城(今属山东)人 。辛弃受学于亳州刘瞻,疾简介和与党怀英为同舍生 ,词著号辛党 。辛弃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疾简介和金兵南侵 ,词著华夏起义军烽起 。辛弃弃疾聚众二千 ,疾简介和隶耿京为掌书记,词著奉表南归 。辛弃高宗于建康召见,疾简介和授右承务郎,词著任满 。改广德军通判 。乾道四年(1168) ,通判建康府,上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  ,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康复失地的主张。乾道八年(1172)知滁州。淳熙元年(1174),辟江东安慰司参议官,迁仓部郎官 ,出为江西提点刑狱,调京西转运判官,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慰,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慰。五年(1178),召为大理少卿,出为湖北转运副使,改湖南转运副使。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慰使,创立飞虎军,雄镇一方 ,为江上诸军之冠,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慰 。淳熙八年(1181)冬 ,台臣王蔺劾弃疾「用钱如泥沙,杀人如草芥」 ,落职,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 ,筑室百楹,以稼名轩,自号稼轩居士 ,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  。绍熙三年(1192)  ,起为提点福建刑狱,次年 ,知福州兼福建安慰使。以谏官黄艾 、谢深甫论列 ,丐祠归。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 ,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,家居瓢泉长达八年。嘉泰三年(1203) ,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慰使,于会稽创立秋风亭 。四年 ,改知镇江府。开禧元年(1205),复以言者论列,奉祠归铅山 。开禧三年,年六十八,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。德祐元年(1275)追谥忠敏。平生以时令自傲,功业自许,谋猷略远 ,然谗摈销沮 ,南归四十馀年间 ,多半皆抛弃不必 ,故陈亮《辛稼轩画像赞》叹为「真鼠枉用 ,真虎不必」 。其胸中古今,用资为词 ,昂扬排宕,独具匠心,惟我独尊。《宋史》有传 。有《稼轩集》,又有《稼轩奏议》一卷,均佚。今人辑有《稼轩诗文钞存》 。词有四卷本《稼轩词》及十二卷本《稼轩长短句》两种。《四库总目概要》云:「其词大方纵横 ,有惟我独尊之概  ,于倚声家为变调 ,而异军特起,能于翦红刻翠之外,屹然别立一宗,迄今不废 。」其词表达力求康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,倾吐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耻辱屈服进行揭穿和批评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著作。艺术风格多样 ,而以豪宕为主 。热情洋溢,大方悲凉,笔力雄厚 ,与苏轼并称为「苏辛」。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 、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、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、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等均有名 。但部分著作也流露出志向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消极情绪 。

- END -

54697
56251